


均质仪与超声破碎仪的区别
一、工作原理
均质仪:通过高速旋转的刀片或珠子,对样品施加剪切、挤压和摩擦等力,使其均匀分散,以达到细胞破碎和悬浮液制备的目的。
超声破碎仪:利用高频声波振动产生的剪切、振动和扰动力,使样品中的细胞和分子分裂析出,振荡频率通常在20kHz以上。
二、适用范围
均质仪:适用于各种可分散和挤压的样品,如生物组织、纤维素、颗粒、树脂、乳液、乳化剂、色素和涂料等。
超声破碎仪:适用于较为坚硬、难以分散和挤压的样品,如细菌、霉菌、固体纳米粒子、金属样品、玻璃样品和高分子材料等。
三、操作方法
均质仪:操作较为简单:将样品加入水箱,通电后调节速度和时间参数,启动设备进行破碎、挤压和摩擦作用,直至样品均匀。
超声破碎仪:操作稍复杂:将样品放入冷却器,将超声探头插入样品中,调节工作时间和功率参数,启动设备进行破碎,结束后将样品转移到相应容器中。
四、优缺点比较
均质仪:
优点:操作简单,调节方便,适用范围广。
缺点:对样品量有限制,破碎润湿效果不明确。
超声破碎仪:
优点:破碎速度快,效果显著,适用范围广。
缺点:设备价格较高,操作复杂,需要更多维护和清洁。
结论
综上所述,均质仪和超声破碎仪在生物、化学和食品等实验领域各有其特点和优势。选择使用哪种设备应根据具体需求、目的及样品属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以达到最佳的破碎、分散和悬浮液制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