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疗导管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医疗操作中,如用于输液、注射、血液透析、血管插管、尿管、胃管、气管插管等。由于这些导管直接或间接接触人体组织和体液,因此对表面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有着极高的要求,以避免引起组织损伤、炎症或其他不良反应。等离子处理的优点是可以在低温、无化学残留的情况下进行表面处理,能够精确地控制处理效果,提高导管表面的亲水性、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
等离子处理医疗导管原理
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它是由部分电子被剥夺后的原子及原子团被电离后产生的正负离子组成的离子化气体状物质。在医疗导管等离子处理中,通常是在真空条件下,施加RF射频能量源使反应室内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等)电离产生等离子体。
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包括离子和自由基等,与医疗导管表面发生物理和化学作用。物理作用主要表现为离子轰击,有效去除导管表面的微小颗粒和油脂等有机杂质,使表面更加洁净。该过程为干式处理,不会带入新的杂质,安全有效。
化学作用则是等离子体中的自由基(如氧自由基)与导管表面的高分子材料发生化学反应,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可以在表面形成如胺基、羰基、羟基、羧基等功能团,提高界面表面性能。
等离子处理医疗导管目的
提高生物相容性
未经处理的导管表面可能会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如炎症、血栓形成等。通过等离子处理可以在导管表面引入生物相容性好的官能团,减少免疫原性,降低人体免疫系统对导管的排斥反应。
增强亲水性
许多医疗导管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良好的亲水性。未经处理的医疗导管,尤其是一些塑料材质的导管,表面可能是疏水的。经过等离子处理后,在导管表面引入亲水性官能团,使得液体(如血液、药物溶液等)能够更好地在导管表面铺展。
改善表面黏附性
对于一些需要在导管表面涂覆药物、抗菌涂层或者标记的情况,等离子处理可以增强导管表面与涂层之间的黏附力。比如,在一些带有抗菌涂层的导尿管中,通过等离子处理导管表面,使抗菌涂层能够更牢固地附着在导管上,延长抗菌涂层的有效时间,从而更好地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SN-ZK深那真空等离子处理仪
✔原装强效射频电源 40KHz/13.56MHz可选
✔超低处理温度 接近常温处理,一般不超过45℃
✔高真空度腔体设计
✔5-330L容量可选
✔2~4气体通道可选
经过预清洗的医疗导管放入等离子处理仪的反应室内,根据不同的处理目的设置参数,如处理时间、功率、气体种类等。启动设备,产生等离子体并对医疗导管表面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等离子体中的活性粒子与医疗导管表面发生反应,改变其表面性能。
处理完成后,医疗导管的水滴折射角发生变化,这是表面能改变的一个指标,表明等离子体处理已成功地改变了导管的表面特性。
在医疗器械领域,等离子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医疗导管,还广泛适用于其他医疗器械的表面处理,如细胞培养皿、酶标板、注射器、人工耳蜗和隐形镜片等。通过等离子处理,这些医疗器械的表面特性得到优化,从而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和诊断工具。